最新动态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张秉坚教授团队调研山西古代壁画和彩塑的保存和修复状况

编辑:浙江大学 时间:2016年09月18日 访问次数:1480

为完成国家首个文化遗产类973计划课题“已用典型保护材料与工艺的功能及失效规律研究”的调研任务。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张秉坚教授在山西省文物局的协助下,于20167月率六位研究生对山西地区典型古代壁画彩塑的保存和修复状况进行了调研。

山西是我国古代殿堂壁画和泥塑彩绘遗存最多的地区,保守地估计光壁画就有上千堂,其中有大量精品和国宝级文物。许多流失国外的著名壁画就来自山西,例如,收藏山西广胜寺壁画的包括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纳尔逊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目前,山西现存壁画状况如何?已做保护修缮效果如何?在使用哪些修复材料与工艺?是文物保护研究的重要基础信息。

这次调研历时9天,在当地行程1640公里,足迹涉6个县区。考察了10个古寺庙,分别是太原市的龙泉寺、晋祠,平遥县的镇国寺、双林寺,长子县的法兴寺、崇庆寺,临汾尧都区的东羊后土庙,隰县的小西天,蒲县的柏山东岳庙和洪洞县的广胜寺。这些寺庙全都是国家文物保护重点单位,其中两处还属世界文化遗产。根据事先拟定的计划,按照统一的病害标准,开展定量化病害统计。将文物分为:近十年修复过、近十年未修复过、正在进行修复三种状况。每到一处文物点,先由当地文物保护人员介绍情况,然后按文物存放区域,对彩塑和壁画逐尊逐片进行病害观察、测量、记录和拍照。病害种类参照国家文物行业标准《古代壁画病害与图示》并根据修复材料和技术效果检查需要,分为11种。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等和严重。本次调研总计调查泥塑474尊,其中已修复的泥塑284尊,未修复的泥塑 190尊;调查壁画486平方米,其中已修复的壁画220平方米,未修复的壁画266平方米。通过此次调研统计,初步摸清了山西地区典型古代泥塑和壁画的保存现状,评估了四个修复工程施工单位的修复效果,探讨了已用典型保护材料和工艺的问题。

本次调研后共整理完成了9个文物点的调查报告和数据统计表,以及1个综合评估报告。相关调研评估报告和抢救性保护建议已呈送山西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