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p.weixin.qq.com/s/WjOzAch6Z8QvvQTLKXL1eg
2021年4月23日,为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科学认知与本体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张秉坚教授、胡瑜兰副教授及地科系朱孔阳副教授带领浙大团队一行八人前往故宫博物院,对故宫文物建筑的石作与灰浆材料进行考察和取样。
取样前,项目负责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赵鹏副主任、段鸿莺研究馆员、张琼馆员等就项目的研究需求以及目前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浙大团队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在过去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继续结合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的专业特长开展进一步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图1 浙江大学师生同与古建部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会议结束后,故宫博物院王旭东院长与张秉坚教授进行了亲切交流。王院长首先强调了开展传统灰浆研究的重要性,他指出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解读传统工艺,无论是对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还是对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过去二十多年来张秉坚教授团队所做的研究工作,王院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期望双方在未来有更好的合作。
图2 故宫博物院王旭东院长与张秉坚教授进行亲切交流
接着,在故宫古建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工作小组先后调研了文渊阁、銮仪卫、灵沼轩、钦安殿等文物建筑,并在其中一些建筑上进行了取样。
图3浙江大学团队调研故宫零散石质建筑构件
图4 浙大师生勘测石质构件风化状况
图5 在故宫文渊阁进行瓦顶灰浆取样
图6 灵沼轩墙面抹灰灰浆取样
图7 浙大团队同故宫工作人员集体合影留念
灰浆作为古建筑中常用的胶凝材料,对古建筑的保存有着重要影响,用科学的方法解读古代灰浆的配方和工艺,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意义重大。此次考察取样不仅为后续古建筑传统工艺研究提供了一手资料,也为未来浙大与故宫在明清官式建筑材料科学化认知方面的合作研究明晰了方向。
文字:罗丽 伍洋
摄影:伍洋 翟宽容
审核:胡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