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罗铁家,. 中小博物馆需重视微博宣传之分析[J]. 科技传播,2013,(6).
[50]徐铮,. 民国时期的绉类丝织物设计[J]. 丝绸,2013,(3).
[49]黄盾,曹丽芬,何俊,张硕,彭志勤,周旸,赵丰,胡智文,. 脆弱丝织品的Ala/EGDE加固效果[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3).
[48]张国伟,. 元代半臂的形制与渊源[J].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1).
[47]赵宏业,吴子婴,周旸,郑海玲,. 环境温湿度对丝织物光老化性能的影响[J]. 蚕业科学,2013,(1).
[46]余婷婷,. 东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区域探析[J]. 丝绸,2013,(1).
[45]罗铁家,. 小投入大改变——谈中小博物馆网站改建[J]. 无线互联科技,2013,(1).
[44]孙红永,.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情绪的危害与对策[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3]余婷婷,. 东周时期麻葛生产区域探析[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42]张硕,周旸,赵丰,彭志勤,胡智文,. 不同污染类型丝织品文物的清洗研究[J]. 丝绸,2012,(11).
[41]周旸,张秉坚,. 丙烯酸树酯Paraloid B72用于脆弱丝绸文物加固保护的工艺条件和加固效果评价[J]. 蚕业科学,2012,(5).
[40]彭婕,吴子婴,周旸,龙博,吴顺清,徐长青,. 荆州楚墓和南昌明墓出土丝纤维老化降解状况分析[J]. 纺织学报,2012,(9).
[39]蔡欣,苏淼,赵丰,白宁,. 南京长干寺出土的平经暗花丝织物研究[J]. 丝绸,2012,(8).
[38]罗群,吕继熔,. 唐代宝花狮纹锦织物的特点和复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3).
[37]赵丰,罗群,周旸,. 战国对龙对凤纹锦研究[J]. 文物,2012,(7).
[36]蔡琴,. 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由2012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说起[J]. 中国博物馆,2012,(2).
[35]罗群,. 缥缈变化的“宋”罗[J]. 丝绸,2012,(4).
[34]张国伟,. 论孔子的服饰观及其社会教育意义[J]. 美育学刊,2012,(2).
[33]曹晓晔,周旸,赵丰,黄盾,覃岽益,彭志勤,胡智文,马清林,. 出土丝织品固结成分分析以及揭展剂模拟保护研究[J]. 纺织学报,2012,(3).
[32]丁志平,苗海青,聂开伟,莫森耀,曹建勤,. 蚕丝宣纸工艺研究[J]. 丝绸,2012,(2).
[31]丁志平,苗海青,莫森耀,聂开伟,曹建勤,. 蚕丝宣纸的文化价值[J]. 江苏丝绸,2012,(1).
[30]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发现·FASHION——2011年度时尚回顾展”[J]. 丝绸,2012,(1).
[29]楼航燕,. “丝绸故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服饰精粹[J]. 东方收藏,2012,(1).
[28]龙博,赵丰,吴子婴,彭婕,. 云南傣族织锦技艺的调查[J]. 丝绸,2011,(12).
[27]胡智文,黄小芳,张敬,曹晓晔,郑海玲,周旸,赵丰,彭志勤,. 丝素蛋白/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对老化丝纤维的加固[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12).
[26]王业宏,刘剑,童永纪,. “清”出于蓝——清代满族服饰的蓝色情结及染蓝方法[J]. 清史研究,2011,(4).
[25]张敬,彭志勤,胡智文,黄盾,覃岽益,赵丰,周旸,. L-Cys/EGDE对水解老化和光老化真丝织物的加固效果(英文)[J]. 蚕业科学,2011,(5).
[24]曹晓晔,周旸,赵丰,覃岽益,黄盾,彭志勤,胡智文,马清林,. 对一批出土宋代丝绸织物使用BE-1揭展剂模拟揭展的试验[J]. 蚕业科学,2011,(5).
[23]刘辉,赵丰,. 汉晋双层斜编织物的编织工艺研究[J]. 丝绸,2011,(9).
[22]张敬,彭志勤,胡智文,黄盾,覃岽益,赵丰,周旸,. L-Cys/EGDE对脆弱丝织品的加固及机理分析[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9).
[21]张殿波,赵丰,刘剑,周旸,曹晓晔,张敬,吴子婴,彭志勤,胡智文,. 蚕丝织物上茜草染料的光老化[J]. 纺织学报,2011,(8).
[20]彭婕,吴子婴,周旸,龙博,. 不同朝代及现代绢丝织物中蚕丝的形貌分析[J]. 蚕业科学,2011,(4).
[19]蔡琴,. 了解观众 服务观众——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观众问卷调查分析报告[J]. 东南文化,2011,(3).
[18]金琳,吕继熔,. 战国楚简遣策中的染织名物[J]. 中原文物,2011,(3).
[17]罗群,. 古代多综多蹑提花织机结构及装造形式探讨[J]. 丝绸,2011,(5).
[16]王业宏,刘剑,童永纪,. 清代织染局染色方法及色彩[J]. 历史档案,2011,(2).
[15]杨海亮,彭志勤,张敬,曹晓晔,陈彩惠,周旸,赵丰,胡智文,. γ-Al_2O_3法制备复合多孔树脂及其调湿与甲醛吸附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4).
[14]蔡琴,. 物与记忆:论博物馆的器物研究[J].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1).
[13]俞敏敏,. 丝绸文化记忆的再现——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展览与实践[J]. 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1).
[12]张殿波,胡智文,吴子婴,赵丰,刘剑,周旸,曹晓晔,张敬,彭志勤,. 真丝织物上槐米染料的光老化研究[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1,(2).
[11]张殿波,赵丰,周旸,刘剑,张敬,曹晓晔,吴子婴,彭志勤,胡智文,. 不同照明条件下靛蓝染色真丝织物的光老化速度及褪色机制分析[J]. 蚕业科学,2011,(1).
[10]杨海亮,彭志勤,周旸,汪自强,赵丰,曹晓晔,张敬,胡智文,. 二次致孔法制备CMC-g-PAM/PAAS多孔树脂及其调湿性能[J]. 化工学报,2010,(12).
[9]张晓梅,魏西凝,雷勇,成小林,周旸,. 古代丝织品及古建彩画蓝色染料的微量及无损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12).
[8]徐铮,. 民国时期的绒类丝织物[J]. 丝绸,2010,(11).
[7]周旸,郑海玲,胡智文,赵丰,. 丝素蛋白/戊二醛加固处理对糟朽丝织品性能的影响[J]. 纺织学报,2010,(8).
[6]楼淑琦,. 谢家桥一号汉墓出土“锦缘绢地乘云绣荒帷”的修复[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3).
[5]周旸,郑海玲,胡智文,赵丰,. 古代丝织品的丝素蛋白加固保护[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3).
[4]郭丹华,吴子婴,刘剑,周旸,李文瑛,. 新疆营盘出土丝纤维品种及其老化状况分析[J]. 纺织学报,2010,(4).
[3]赵丰,. 唐系翼马纬锦与何稠仿制波斯锦[J]. 文物,2010,(3).
[2]金琳,. 中国丝绸博物馆藏织绣珍品[J]. 收藏,2010,(3).
[1]李东风,卢衡,周旸,. 抗菌剂壳寡糖、儿茶素和纳米氧化锌对冻干前处理古木微生物作用的研究[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