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墨画之气息五论——西溪艺术讲堂之韩璐教授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0-12-20访问量:358

12月17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韩璐主讲的“水墨画之气息五论”专题讲座在西溪校区艺术楼A213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所长池长庆主持。

 

    讲座伊始,韩璐教授从对中国画概念的讨论出发,引出水墨画的气息问题,引用古人的经典论述从“气学”“水墨画”“水的心性卮言与翰墨阐微”三个角度解释“气”与“水”的问题,强调气息是中国水墨画审美品评中的首要问题,也是中国水墨画在绘画实践过程中的终极问题。

讲座中,韩璐教授借用“谢赫六法”理论对水墨画中的“气韵”展开深入的讲解。在水墨画中,要通过水墨转化为气息来呈现中国的视觉美;要从画画到化画,学会用气息来画,把气息转化为意,将水墨的物质概念转化为气息来绘画。谈到南齐“谢赫六法”,韩璐教授指出,我们在画画中要解决的其实就是六法中间的四个问题,即“古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只有解决这四个问题之后,才能向“气韵生动”靠近。

 

之后,韩璐教授详细地分析了“中国水墨画之气息五论”,即“论灵气”“论清气”“论静气”“论仙气”“论贵气”。

灵气源于“外师造化”,灵感源于“中得心源”。灵气是思想意识的集聚与散放,灵气是聪明的表现。

清气得于诗书(文气、书卷气),清气源于教化(成教化、助人伦)。清气是智慧的显现。

静气是宁静致远,静气是老僧补衲。静是一种境界,是翰墨造境的初始状态。

仙气是超然象外,仙气是移情于物,仙气是物我两忘,仙气是胸中丘壑。

贵气是知而后觉,觉而后知,不知不觉,不觉而知;贵气是专气致柔、为道日损、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贵气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明德惟馨、无远弗届。

关于中国水墨的传承,韩璐教授总结如下:

气息——气韵——气象——气质——气派

灵气——清气——静气——仙气——贵气

讲座最后韩璐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文/周瑶

图/王众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