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考古学院关于组织开展浙江大学2023-2024学年 “挺膺担当砺青春 奋楫扬帆启新程”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1-07访问量:1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我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扎根铸魂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上发力,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按照校团委通知要求,艺术与考古学院决定于今年寒假继续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挺膺担当砺青春 奋楫扬帆启新程

二、活动形式

围绕活动主题采取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鼓励学生以党、团支部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三、活动内容

以团支部为单位,紧密围绕国家重要战略方向、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策划实践主题,突出专业导向、服务导向,积极组织本支部成员于寒假返乡期间围绕以下方面开展各类实践活动。以下专项,供实践团队参考:

(一)深学细悟强党性,凝心铸魂建新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挖掘中国发展故事,感受中国发展速度,可围绕经济发展、城市变迁、改革创新、文化教育进步等方面展开调研,探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用脚步解码中国。通过深入参观纪念馆、博物馆,走访老党员、老军人等形式,形成生动的访谈调研实录,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宣传引领,发出青年声音,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社区、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微党课宣讲、政策宣传解读等。

(二)开展志愿服务,厚植为民情怀。以弘扬和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为抓手,广泛在家乡开展公益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四点半课堂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动员学生主动向城乡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三)深化政企实践,服务社会发展。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组织安排符合条件的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大学生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组织学生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参与到为家乡做贡献的实习实践岗位工作中,树立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回报家乡建设的责任使命感。

(四)弘扬传统文化,讲好家乡发展故事。组织学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挖掘家乡丰富资源,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了解家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变化状况,读懂国情社情民情,并深入探索背后的文化基因,理清文化传承的深层次原因、传承现状以及发展意义。通过实地观察、走访调研等形式收集带有家乡文化特色、地域风情的文字图画、影像资料等,形成有创意、有亮点、有内涵的实践成果,助力家乡文化宣传。

(五)强化专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学生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等领域入手,结合专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继续做好“互联网+乡村振兴”模式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网络平台的作用,常态化开展“云组队”“云调研”“云实践”等活动,协助培育壮大乡村“数字经济”,助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专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2005年习近平同志亲自批准,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持续关注的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鼓励学生组织开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志愿宣讲项目。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从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搜录的12405件(套)中国历代绘画图像为素材,以中国历代绘画蕴含的丰富内涵为主要宣讲内容,开展一组宣讲,拍摄一个视频,提交一份总结。

四、立项流程

        1、本次社会实践项目申报通过社会实践网络平台进行(校外需RVPN登陆,网址:tzzd.zju.edu.cn,具体操作指南见《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填报指南》(附件1),并填写“2023-2024学年艺术与考古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汇总表”(附件2)以“寒假社会实践+队长姓名”命名发送至邮箱1402510573@qq.com,暂不提交纸质版材料

        2、申报截止时间:2021年1月8日(周一)24:00

        其中,团队学生负责人(队长)需于截止日前完成立项申报并提交至学院审核。学院将立项审核合格的团队提交至校团委审核流程,择优确定校级重点推荐团队。

        3、请所有参加本次社会实践的同学,关注浙江大学团委官方微信“zju-tw”和浙江大学社会实践官方微信号“zjushsj”了解社会实践动态详情。请各队长扫码加入浙江大学2024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钉钉群,实践过程中有疑问可群里进行咨询。

五、注意事项

        1、本科生在校期间需参加不少于1次的社会实践详见:《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三、四课堂学分管理办法 (试行)》(http://www.youth.zju.edu.cn/sztz/102?object_id=156);

        2、在线系统填报时,立项审批单位一般以队长所在院系为准,我院团队请选择“在校学生”→“艺术与考古学院”;

        3、“活动经费”中若“车次”暂未确定,可先填写暂定的车次(不要空着);

        4、本次社会实践不接受个人报名,有意参加寒假社会实践的同学请自行组队,每队不少于3人、实践周期不少于一周,要求各实践团队明确队长1名,由队长负责在系统中完成立项、总结工作;

        5、每支队伍开展实践前,可参照附件3模板收集信息,并自行提前购买正规保险(各大保险公司官网有售);

        6、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面向本科生,也欢迎研究生同学参加;但寒假社会实践不能用于博士生社会实践必修环节的认定

附件1:社会实践网络平台填报指南(学生申报).pdf

附件2:2023-2024学年艺术与考古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汇总表.xls

附件3:艺术与考古学院2023-2024学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保险购买统计表.xlsx


       未尽事宜,可联系学院团委

       联  系  人:沈老师 0571-88276139;方同学15868816188

       联系邮箱:shendan18@zju.edu.cn

艺术与考古学院团委

2023年12月27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