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行在」山水间”讲座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2-09-29访问量:107


2022926日下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论文写在大地上”——城市遗产考古与保护研究系列讲座在杭州博物馆如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杭州博物馆许潇笑副馆长为修读《建筑环境设计史》的浙江大学本科生做了《「行在」山水间——南宋视野下的杭州:临安城》的展览解读,陈筱老师担任主持,近40名同学参与了此次讲座。

许潇笑老师从展览海报切入,阐释了策展团队关于“行在”的巧思:首先,“行在”是由今天的杭州地图与南宋的临安地图拼接而成,传递了展览的出发点——“双城记”概念,以今天生活在杭州城当代人的视角出发看南宋临安城。其次,“行在”是一种双关,既指杭州作为南宋的行在所,也指观众在展览中的具身感知场景。红色朱批标注出了临安城比较重要的几个场所,为观众规划好重点。团队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设计海报上的视觉形象,中间修改过三四稿方案,最后敲定现在的视觉表达。视觉形象设计对展览非常重要,因为展览是用视觉形象语言去表达我们想要传递的故事,最后呈现的是立体的视觉空间,这与查阅文献资料习得知识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海报的巧思,展览还创新采用了“双入口”的设计,“正叙”与“倒叙”、“正读”与“倒读”皆可,对应“站在今天的杭州城,回望约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城”与“站在约800多年前的南宋临安城,眺望今天的杭州城”,让“双城”在同一空间重叠,观众可自由选择“从哪里开始”理解这座城。

同学们在了解完展览的基本情况后,跟随许潇笑老师进入展览。同学们可自由选择入口,大多数同学选择了从2022年进入展览,以当代人的视角回望南宋临安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潇笑老师的“策展说”,从历史与文化的视野去看今天的杭州城与南宋临安城。但如何去看呢?策展团队做了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轴,从2022年到1925年,时间轴上方是考古发现,下方是文献编著,两者的结合影响了今天的我们对临安城的思考。这也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实物证据和文献证据的双重结合,才不会让历史的理解变得单一和片面。

展览非常注意“古今重叠”的展示,包括地名的长轴,上方是今天路名牌的字体,下方是宋刻版字体,倒映的设计让时空在此刻交错。

关于城市形态的演变,展览重点解读了农耕文明中自然资源对城市格局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是农耕社会古代城市空间布局与社会结构的决定因素。“三面湖山”与东南面的江海,形成杭州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通过治水、治湖、捍海、修路、筑城等划定、组织、建设、拓展的城市物理空间,成为城市社会与文化生活的功能空间。五代吴越王钱镠先后修筑南北夹城,并连成大罗城,古代杭州城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形状,得名“腰鼓城”,成为南宋临安城及之后历代杭州城空间的基本形态。

接下来展览以水、山为意向,展示临安城作为典型南方山水城市的特点,“再现”南宋视野下与杭州城相关的历史。伴随着展示主题的变换,展厅的灯光、声音、色彩也有所差异,让观众多感官认知临安城的山河湖海。

展厅三楼以士大夫、商品经济与世俗生活、美学、海外贸易等南宋艺术文化的高光点,铺陈今天对于临安城中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的想象。装饰上,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营造“再想象临安城”的意向,如将理学观点、戏文诗词及南宋临安城中酒楼、瓦子及茶肆的名称矩阵排列,营造视觉冲击力。展示细节也“暗藏玄机”:展台分深灰、浅灰两种,分别陈列与“城”以及与“人”相关的物证,双线并行,解密“人与城”的关系。

二层与三层的展示空间分别对应“再现”与“再想象”。“再现”光线较为明亮,运用了大量实物和三维模型,展现临安城的历史,是一种较为“实”的展示方式。“再想象”光线较为昏暗,选用诗词、长卷等符号化展品,呈现出了今人对临安城的想象。明暗的变幻对应着现实与想象的转变,让观众建构起自我对于临安城的理解。

展览中有着①②③的标识,分别对应着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考古实证,即发现了什么;第二层是文献资料,即知道了什么;第三层是如何理解遗址。三个层次的主观性是依次递增的,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历史是如何被建构的。

在展览的最后,许潇笑老师表示:展览始终是观念的阐释、情感上的联系和共鸣,完整性和真实性是无法在一场展览中被一一呈现的,我们今天看到的也只是展览中所表现的南宋临安城,不是全部的南宋临安城。

在问答环节,许潇笑老师就师生的有关展览的文字量、分众传播、展览宣教活动、沉浸式展示以及许老师作为策展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等问题作出了详尽的解答,同各位师生展开深入交流。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讲座在许潇笑老师和浙江大学《建筑环境设计史》师生的合影中圆满结束。通过许潇笑老师的现场导览和生动讲解,师生们对南宋临安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策展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