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达雅”系列活动第二十九期:溯源古越文明,守望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3-05-30访问量:10

为响应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的主题,增进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对浙江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拓展“视界”,树立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能,2023年5月18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举办“溯源古越文明,守望绿水青山”活动,带领30余名同学走进安吉古城博物馆和安吉县博物馆,感受古越文明的魅力。本次活动为“博观达雅”系列活动第二十九期,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员素质发展中心联合学院研博会和安吉古城遗址公园共同策划和举办。

安吉县博物馆位于安吉县城中心的昌硕公园北侧,该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丰富,陈列精美。馆内共分为生态厅、历史厅、铜镜厅、临展厅四个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苕水流长—安吉历史文化陈列”、“天目春晖—安吉生态文化陈列”、“清质昭明—安吉出土铜镜专题陈列”三个展览,全面深入地了解了安吉的历史、民风民俗与生态文化特色历史。

在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同学们一同溯源安吉古城发展历史,探究其作为越国都邑的历史意义。古城遗址博物馆展厅内展陈了印纹硬陶、原始瓷器、玉石器等近千件文物,无言地向世人展示着文明发展的历程。在遗址博物馆内,同学们还参观了“风从长安来——汉景帝和他的鄣郡文物特展”,跨越南北几千公里领略汉越文明共舞,感受“帝国殷昌,齐美成康”的文景盛世。通过参观,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遗址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遗址发掘展示区,从事考古工作31年的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专家委员会委员田正标研究员,受邀为大家实地解读王陵级大墓“八亩墩”考古发掘及展示保护的情况,讲述安吉古城遗址近20年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历程,介绍田野考古工作的知识和方法,并现场模拟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帮助同学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考古实践结合起来。


在研学教室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体验了传统植物敲拓染灯笼的制作。这项古老的技艺,因为无法量产、耗时费力,在十八世纪时便渐渐被化学染所取代。在遗址公园内,同学们重拾这项古老的技艺,自己动手,用遗址公园的花花草草,制作一盏手工灯笼,体会自然的魅力和手工的乐趣,将植物最美的一刻留在布上,以布为纸,书写自然的文字。

本次“博观达雅”活动,来自不同专业与年级的同学们与古遗址和文物近距离接触,与一线考古从业者实地交流,还亲身体验了植物敲拓染这一古老的技艺,在安吉古城中共同进行了一场与历史的深刻对话,不仅获得了知识与美学的洗礼,也更进一步坚定了心中的文化自信。


学生感言:

高中时候因为《我在故宫修文物》埋下对文博考古喜爱的种子,到现在还能回忆起看到真实的考古工作现场时候的激动。在安吉遗址公园的现场,看到教授晒得黝黑但是眼色清亮,向我们介绍他们正在建造的项目,这将会是一个震撼而意义重大的实践地,我们今天能有幸提前一睹现场的进展。老师们把安吉遗址公园这块土地扎扎实实地,栽培成考古启蒙和实践的场所,这块地方未来将同时适合懵懂的儿童和朝气的青年来共同体味考古的意义和乐趣。

——22级社会学博士生林佳宜


这里有优秀的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讲解员姐姐十分专业又热情,让我了解了这里的历史。我还亲眼见到了考古现场,能听到考古学家在现场给我们上课,体会考古发掘的真实情景,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另外还体会了有趣的手工课,将花朵印染在布面上做成了可爱的小灯笼,很有成就感。这里的绿水青山、漫漫花海让人心情舒适。安吉茶香怡人,底蕴十足。总而言之,这是有趣生动的一次游学,感谢学院组织和支持。

——20级艺术学理论硕士生练梦颖


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来到了安吉。在安吉生态博物馆参观了“苕水流长—安吉历史文化陈列”、“天目春晖—安吉生态文化陈列”、“清质昭明—安吉出土铜镜专题陈列”,对安吉的历史与自然有了基本的认识。在安吉古城遗址公园,除了遗址博物馆内陈列的丰富的出土物,八亩墩墓葬遗址发掘现场令人印象深刻,从考古领队老师的介绍中学到了很多课堂外的知识。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了安吉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魅力,度过了一个独特的国际博物馆日。

——21级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生童玲华


非常感谢浙大艺术与考古学院精心组织的活动!作为一个外行,有幸能在国际博物馆日参加这次活动,收获颇丰,也有许多新鲜的体验。上午在安吉生态博物馆参观,其中系统展示了安吉的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下午在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尤其是实地考察了八亩墩发掘现场,让我有机会学习到很多考古学知识,也了解到了安吉古城有特色的保护和开发方式。

——22级诉讼法博士生朱佳蔚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