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学术节暨毕业展——人文知能

发布时间:2024-10-21访问量:31


6月7日,2024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学术节暨毕业展在西溪校区开幕,开幕式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方志伟主持。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赵丰线上致辞。他代表学院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科融合、科技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次展览主题为“人文知能”,联合展出美术学、设计学、考古与文博、艺术学理论等多个学科的创作作品和研究成果,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在科技浪潮下,坚持以人文为内核,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与学术创新。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毕业生学业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学院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阅他期待此次活动能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合作,为人文、艺术、科技的深度融合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赵丰祝愿各位毕业生不忘初心,以“求是创新”的浙大精神和“宽厚专精”的自我要求,书写新的人生篇章。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王小松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对同学们的毕业作品表示认可和赞赏。他表示,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同学都在这次展览中展示了非凡的才华、无尽的活力以及对于艺术学科的深刻探讨。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同学们不仅积累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思考艺术、科学与技术,人生与社会的关系,希望大家将这些人生体悟以批判性思维方式应用到更广阔的人生领域中,始终以真诚与宽容尊重差异性,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新挑战与机遇,用艺术与考古的力量讲述、解读未知。期待同学们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前途精彩,自由翱翔!


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叶松向浙江省博物学协会理事长、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颁发浙江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行业导师聘书



严洪明表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省文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和人才资源,希望浙江省自然博物院与学院能够继续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合作共赢。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出了“三有建议为同学们指明方向:“有理想”,志存高远,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结合;“有本领”,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理论和观点;“有担当”,肩鸿任钜,在顺境中合作,在逆境中成长。



原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81级文博系学生吴晓力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发言。他指出,母校是知识与人生经验的源头,是青春岁月与美好记忆的承载,即使身份已经从学生转变为文博行业工作者,他也始终牢记西溪校园艺术与考古学院的魅力。文化遗产有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这三个关键要素,这正与艺术与考古学院多元融合的学科特征相契合,也正是学院优势的体现。作为一位老学长,他对各位优秀学生的成长感到由衷的喜悦,并愿意为学院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助力,也祝愿各位毕业生鹏程万里,前程锦绣。



家长代表2020级视觉传达专业毛羽琦母亲黄佩女士在发言中对学院与老师们的辛勤教育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崇高的敬意。她表示,几年之间,孩子们从懵懂青涩的少年成长为更加自信、更加优秀的人才,这离不开学院与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栽培。



毕业生代表2021级美术专业硕士顾芷琦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学院与老师们的深深感激之情。正是学院提供的优越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为同学们进行艺术创造、学术创新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也正是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谆谆教导,引领大家走过迷惘,实现成长与蜕变。



仪式上,与会嘉宾向毕业生代表赠送毕业纪念品,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祝贺。




原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黄书孟宣布2024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学术节暨毕业展正式开幕。大家将象征着美好与祝福的香槟倒入香槟塔,共同庆祝仪式顺利开幕。




“心栖梦归处,不负韶华年”,祝愿各位毕业生前程似锦,万里可期。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浙江美术馆副馆长黄寿耀,浙江文化馆副馆长张国樟,杭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胡利红,杭州画院副院长缪宏波,杭报集团华媒控股战略投资部主任、东安书院创办人邹箭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民间文艺研究中心负责人史长虹,杭州古籍出版社总编寿勤泽,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艾静,浙江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徐洁,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王一州,浙江大学档案馆副馆长蓝蕾,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包永平,浙江大学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陈洁,以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班子成员、教学督导和退休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师生代表、毕业生与家长代表等出席仪式。

 

展览作品(部分)


在科技浪潮下,如何坚持人文内核,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与学术创新?毕业生们用130余件作品给出自己的答案。从传统范式到现代变革,从绢本水墨到生成式人工智能,从复旧如新到拆解重构……作品以多元风格和多样形式,围绕人文内核探寻技术发展的真正目的和价值,向大众展现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以及人文、艺术、科技的融合创新。



名称:《绘事微颜——唐宋绘画色彩的可视化及可视分析》

作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曾兰淳、孙含语

介绍: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宋绘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色彩表达,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本可视化作品穿越时空,探寻唐宋绘画的色彩奥秘,领略古代艺术之美,感受历史的深邃魅力。



名称:《城市生活背景下“一人式”生鲜蔬果品牌设计》 

作者: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张亦弛

介绍:本作品关注消费饮食理念新变化,探索城市化环境下能够适应年轻化消费者对健康、科学和养生需求的生鲜品牌。作品通过深度了解年轻消费者,来揭示年轻消费者审美、体验和精神需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生鲜品牌设计方案。



名称:《东第园复原设计》 

作者: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毕业生严昕钰、李怡璇、唐宁艺

介绍:东第园是明代造园大师计成的开山之作,本作结合《园冶》等文献,对东第园进行了具体的复原设计。



名称:陆游《金错刀行》 

作者:书法专业本科毕业生胡宇滔

介绍:模仿摩崖石刻面貌,以重墨与留白,迟涩与疾速,形成视觉冲击,表达陆放翁文意思壮志未酬,以刀喻己,沉浮荣辱,感时伤世,悲愤交加,映射其挣扎与不屈,其间文辞豪放,读之便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名称:李白《侠客行》

作者:书法专业本科毕业生胡宇滔

介绍:以楷书展现侠者的剑胆仁心、豪气逍遥。古来咏侠者众,有“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还有“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而太白之侠,重诺尚义,快意恩仇。唯侠骨留香,令人感慨无已。


名称:自作文《致谢》 

作者:书法专业本科毕业生胡宇滔

介绍:自作文,以章草书之,感慨岁月如斯夫,拜谢恩师、挚友、母校,然文辞简陋,唯真情而已。




名称:《水乡杂画》组画 

作者:美术专业硕士毕业生顾芷琦

介绍:小写意花鸟,选以江南水乡常见物象,表稚拙淳朴之意。





名称:《冰壶秋月》 

作者:美术专业硕士毕业生顾芷琦

介绍:没骨花鸟,选以剑麻花为题材,表清冷幽远意境。




名称:《葳蕤生香》 

作者:美术专业硕士毕业生顾芷琦

介绍:没骨花鸟,选以四季小景为题,表生机盎然之意。




名称:《虚怀若竹》 

作者:美术专业硕士毕业生顾芷琦

介绍:工笔花鸟,选以竹石禽鸟为题,寄虚怀之意。






名称:《榆林窟第2窟正壁普贤行愿图像定名考——兼论榆林窟第2窟营建背景》 

作者: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毕业生袁頔

介绍:根据图像对比,榆林窟第2窟正壁说法图并南北两端故事画所依粉本为西夏《普贤行愿品》卷首版画,应定名“普贤行愿经变相”。同时,整窟建构出文殊为中心的神圣空间,不仅满足信众参拜圣像的需求,还强调了西夏佛王治世背景与官方佛教信仰。




返回原图
/